欢迎访问卡之家 - 专注信用卡知识、无卡支付项目,全国招代理。咨询微信:860056696!
汇开优店

上海女孩极限通勤6.5小时上热搜 :你离公司越远,就离猝死越近

💰 推荐项目:王牌云课堂知识付费自动赚钱系统

💎 做一个和本站一样年赚百万的网站


如题
两年前有条微博热搜,说中国有1000万人正在忍受单程60分钟以上的“极端通勤”。
 
而今年,这个数字上涨到了1400万。
 
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:市区房价高、交通覆盖面变广、裁员导致人们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少...
多种因素叠加,越多越多人被卷入极端通勤的漩涡。
 
甚至有人的通勤时间达到了恐怖的6.5小时...
 

而在这样的生活节奏下,职场人的状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?
今天我们找来了5位“极端通勤受害者”,听听他们怎么说。
 

01

跑步+骑车+地铁

上班像是在比铁人三项

@碘化钠
刚毕业就往一线城市漂,租不起市中心的房子,只好窝在郊区城中村。
房租1000,环境简陋,地狱通勤。
这么说吧,哪怕这里核心地段的地铁已经密得像蛛网了,可我这地方偏偏没挨上一根丝儿。
这就导致我每天的通勤路都异常艰难。
六点钟必须起床,15分钟收拾好出门,跑步出小区,和跟我一样的怨种打工人抢为数不多的几辆共享单车。
骑个20分钟,赶头两班铁,到公司需要转两条线。
一开始还好,人不多,可以坐着补补觉,一旦转到高峰线,瞬间被挤成披萨饼。
单程两小时的上班路,到公司已经去了半条命。
下班回家还得重复一次,哪怕不加班,到家也九点十点了,吃饭洗澡做家务,为了第二天起床又得早睡,几乎没有任何自由时间。
这样的日子过了半年,我才20出头的小伙子,现在已经眼眶深黑,肤色蜡黄,变丑就算了,每晚睡前都感觉心脏不舒服,担心自己会不会就这么猝死了。
现在只希望存多点钱,要么换工作,要么换房子,否则真的熬不住了。

02

骑电动车通勤30公里
一年出了两次车祸

@TUTU

坐标汕头,一年前每天骑30公里电动车上下班。

来过的朋友应该都知道,这里没有地铁,交通也不像大城市管的那么严,所以电动车就是我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,如果你上过高速路,会发现路边开了一溜电动车,我就是其中一员。

危险是肯定的,这样开了一年,我就摔了两次车。

一次是被后面加速过来的电动车别了,一次是骑了几公里想起来没带头盔,回家路上摔了。

前者只是手臂擦伤,后边直接脸着地,缝了针,嘴唇上边留了疤,把家里人都吓坏了。

也是幸好摔的时候后边没有车碾上来,不然可能小命都难保。

经过这么两次,我再也不敢骑车上高速了。

后来换了份工作,每天坐公交车,虽然总通勤时间依然很长,换乘也非常麻烦,但待在车里总归是更有安全感。

就是每天看着车外拥挤的电动车流,会担心他们会不会也不小心摔下来。

只能说为了生活,都不容易吧。

03

横跨两城

我每天坐高铁上下班

@余
 
家住东莞,深圳上班,通勤距离100公里。
 
因为每天都要坐高铁,日程表必须精确到分钟。
 
5点35睁眼、10分钟洗漱、2分钟换衣服、6点前抵达地铁站、赶6点55分的高铁,路上容不得一点闪失。
 
每天下班都是在赶ddl,为了防止加班错过高铁,即使严重睡眠不足,也必须要以最高效率完成所有的工作,否则一旦错过列车时刻,本就紧张的休息时间又要减少半小时到一小时。
 
长期在不断计时的状态下生活,让我产生了严重的焦虑,任何事情都会害怕拖延、害怕失败,由于没有容错率,我不得不逼着自己像一台机器一样运转。
 
吃饭是供给能量、睡觉是充电、存在的意义就是不断解决各种问题,没有任何一点放松享受的余地。
 
本以为渐渐麻木后能够适应这样的生活,直到有天实习生犯了个小错误,我却像疯了一样在办公室破口大骂,我才意识到自己好像已经变得不正常了。
 
前几天跟老板请了半个月的假,先不管以后怎么安排,现在我只想睡一个不用掐着表的觉。

04

因为通勤时间长

我错过了升职加薪
@帕秋莉
 
看到这个题目,想起了两年前的经历。
 
当时我和部门另一个同事在竞争副主管的位置,本来上司说好是三个月考察期,谁表现好升谁,后来加足马力埋头干,业绩稍胜一筹,结果却还是提拔了那个同事。
 
我不服,找上司聊,得到的答复是:我家住的远,要是有什么突发情况,不方便过来处理。(我通勤1个半小时,同事20分钟)
 
大概也是觉得自己言而无信,脸上挂不住吧,当时画饼说的那么好听,那会又开始说升职也不是啥好事,压力又大、责任又重...
 
那她怎么不换个角度想想,我顶着更久的通勤做出了更好的成绩,不证明我才是更优秀的人吗?
 
不过后来也没多做争取了,果断离职,干脆就在家附近找了份工作,早上骑单车10分钟就能到。
每天多出三个小时自由时间,散步、做饭、看书、刷剧...生活节奏一下子就缓下来,这才体会到work-life balance的快乐。
 

 

05

从通勤一个半小时到10分钟

生活终于自由了

 

@kk

 

我最早的极端通勤,是在高中的时候了。

 

当时是念初中时搬了家,然后中考没发挥好,去了一个较远的学校,因为不喜欢住校,所以每天要花两小时在通勤上。

 

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每天的时间都比别人少好多,别人作业都做完了,我还在路上。

 

也试过在车上做点事,但听英语车厢太吵,看书又太晃,干啥都不舒服,只能干等到站。

也是有了这么一段经历,我出来找工作的时候就会比较注重通勤距离,只考虑30分钟以内的。

 

不知道你有没有算过一笔账,假如两个人,一个每天来回通勤2小时,一个每天来回半小时。

 

那按一年250个工作日算,后者比前者多出来的时间足足有375小时,相当于46天时间。

 

所以,通勤时间的隐性收益是非常高的。

 

我现在的公司,就只需要步行5分钟抵达,上班下班都从容不迫,中午也都回家睡觉,这种生活状态,就算涨薪3000我也不换。

 

大家有机会也可以试试,绝对欲罢不能,真的。

 

写在最后
看着大家的“通勤故事”,忽然想起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。
当我们被问到“为什么选择这份工作”时,我们通常可以理直气壮的说——“因为工资高”,“因为发展前景好”,却少有人会说“因为离家近”。
毕竟比起前者,“离家近”这个理由...听起来也太没志气了。
但我现在越发觉得,通勤时间和通勤舒适度,真的应该成为找工作的重要考量,甚至排在首位也未尝不可。
 
虽然看起来可能只是几个小时的差别,可它却决定了你要几点吃饭、几点睡觉、拥有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...
 
最终,一点点时刻的推移,会造就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,进而影响我们整个工作生涯。
就像一种“蝴蝶效应”,千万别不拿它当回事。

微信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『爱知舍

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网络资讯
扫码关注不迷路~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
本文来源:知识星球精选

部分文章来自网络转载及用户投稿,内容仅供参考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,我们不对因网站内容可能给您带来的损失承担任何法律责任!

职场

美企扎堆裁员,以应对经济衰退!但宏观环境并非唯一原因?

2022-11-15 23:49:49

职场

大厂存在过“螺丝钉”吗?

2022-11-26 13:36:57
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