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媒体报道,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,在奈良市演讲时,突然被人从背后开了两枪,导致胸部和颈部同时中弹。
经历5个多小时的全力抢救,安倍还是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,享年67岁。
实话说,这件事离我们普通人有点远;
所以,我听了也没啥感觉。
最大的感慨就是:
一代大国政要,竟然以如此荒谬的方式死了。
实在令人唏嘘不已。
对于安倍晋三,中国人普遍的态度是敌对。
因为,他有个抹不掉的黑点,就是曾经5次参拜靖国神社。
这件事,为什么会让中国人特别敏感?
因为,堂堂首相参拜靖国神社,就等于带头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错误。
这算是突破了中日外交的红线。
所以,安倍去世后,主流声音便是“小日本死得好”、“得庆祝一番、开开心心去吃席”。
但我们客观评价,安倍晋三绝对是一位颇有手腕的大人物。
在位这10年,他搞了一系列大动作:
刺激经济、促进日本企业发展,提高就业率、扩大国民消费..
总之,对日本的贡献不容忽视。
此外,他还玩得一手好平衡术,既不得罪中俄、又不得罪欧美,左右逢源;
守住了来之不易的和平。
对自己的祖国,他算是鞠躬尽瘁,所以我想不到日本民众恨他的理由。
不过,安倍并不是第一位遇刺的日本首相:
1909年10月26日,首相伊藤博文因主张入侵朝鲜,在中国被刺身亡,终年68岁;
1932年5月15日,首相犬养毅因阻止日本武力侵略中国,被日本人视为“日奸”,在自己的官邸被11名年轻军官打死,享年75岁;
1960年7月14日,他的外公岸信介,因强行修改《日美安全条约》,引起公愤,在招待会后被右翼分子行刺;
一句话总结,基本都死于对外关系。
总之,野蛮的杀戮,离奇的死亡,在日本政坛并不罕见。
但是谁能想到,他们都善终到退休了,还会碰上命中注定的那一刺呢?
真正令人匪夷所思的是:
到了21世纪,竟然还有人用如此野蛮的方式去弄死一个领导人。
要知道,日本是世界上枪支管控法最严格的国家之一。
日本人口约1.27亿,但该国每年死于枪击的人数通常低于10人。
既然不能公开持枪,那就只能偷偷摸摸搞枪。
结果,这里唯一的bug被卡住了,自制霰弹枪的原理,凶手竟然懂。
这种有备而来的恐怖袭击,确实难以提防。
更糟的是,安倍身边两道防线都失守了。
凶手之所以能带枪进入公众演讲现场,
正是因为他把枪支和相机包装得过于相似,令人难辨真假。
这件事上,现场安保人员实在难辞其咎。
所有大型公众聚集场所,我们几乎都要人人安检,不会允许危险品随便进入。
更何况,这还是有国家领导人出席的现场。
作为第一道防线的安保人员,绝对玩忽职守。
此外,安倍身边当时有个美女保镖,前两天媒体还吹她0.3秒内就能杀人。
结果,真到凶杀现场,她反应还是得慢一拍,没能及时阻拦住。
作为第二道防线的保镖,也是能力不足。
其实,所有巧合和疏漏,只要少掉一个,安倍都不可能意外身亡。
而像这种大人物,无论自然死亡也好、得病暴毙也好,都算是善终。
哪怕被竞争对手软禁起来慢慢折磨,也算死得其所。
唯独就是被一个小人物偷袭、然后突然死亡,总让人感到有些可惜和错愕。
原来,哪怕像安倍这样的大人物,遇上突如其来的变故,也会措手不及。
生死面前,人人平等。
而当我们把这件事放在当今时代洪流里,也许会看到一幅更广阔的图景:
2月,俄罗斯和乌克兰打仗。
6月,德国总理宣布扩军。
7月,英国首相下台,斯里兰卡举国破产...
疫情3年,规则和常识之外的事,实在太多。
这一系列大事,始终在提醒我们:不确定性,才是世界的常态。
安倍遇刺,也许只是世界剧烈变动的开端。
河南银行储户案、唐山烧烤店打人案,诸如此类的小变故,同样也在我们身边不断发生。
截至目前,凶手并没有供出什么特别的作案动机,他只是声称,自己讨厌安倍晋三。
若真是如此,在这个世界整体下行的时代,我们就不得不更提防疯子了。
别的不好多说,我只想提醒大家:
没事少出门、没事少吵架、没事少炫耀,尽量减少被人盯上的风险。
务必保护好自己,太平地过完一辈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