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公积金新闻又上热搜了!
9月8日,经济日报发文称:农民参加缴纳住房公积金,意义重大,有利于扩大资金来源。
光看标题有网友就已经开始吐槽了,这和之前有专家建议:取消宅基地,进城买房可领补贴,开车回乡下种田等,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甚至还有些网友说,最近这几年疫情原因,很多工厂倒闭,大批农村劳动力失业,收入来源没有了,再加上现在人多地少,粮食也不值钱,经济来源更少了。
每年都要强制缴纳的农村医疗养老保险,每人每年300多块钱,而且每一年都会涨价。孩子上学费用一年好几千,再加上家人生病治疗费用。
除去以上这些开支,农民手里已经没有什么钱了,现在又要交公积金,就是在从农民身上割肉呢。
其实,新闻并不是说让强制农民缴纳住房公积金。这条新闻是最近浙江龙港市,正式施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缴公积金。
而龙港也成为我国第一次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公积金制度,进而才有了让农民缴纳公积金的新闻。
龙港试点农民缴纳公积金,是有时代背景的!
龙港市比较特殊,它是全国第一个“镇改市(县级)。
2019年8月16日,经国务院批准,原属浙江温州苍南县的龙港撤镇设市,成为全国唯一实行“大部制、扁平化”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县级市。
在上世纪90年代“房改”初期,龙港市拆迁后农民分到的新房需要支付建房费用,一般在30-40万元左右。
但由于收入有限,龙港市50万常住人口中,近半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,其中3200多户“无房户”尚未实现宅基地资格权。
如果有了公积金缴存的积累,再加上低息贷款,需要一次性支付的购房款,就可以迅速筹集到位,这与上世纪“房改”后,公积金赋予城镇职工购房能力是一致的。
不过龙港市能让农民缴存公积金,也和它是全国百强镇第19名分不开的。
背靠民营经济发达的温州,地方财政实力可以支撑其对“无房户”的配缴补助,但大多数内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在城市,并不具备这样的财政实力。
所以米米觉得,未来农民缴存公积金即便推广,也是从财政富裕的地区开始。至于财政困难的村镇,短期也很难全国推广农民缴纳公积金的。
农民缴纳公积金有什么好处?
首先是,缴纳公积金等于帮你存了一笔钱。
职工在职期间,住房公积金不仅由职工本人按工资的一定比例缴存,职工所在单位也要按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给予资助。
“自己缴的”+“单位缴的”,这两部分资金作为住房公积金储存在职工个人的住房公积金账户内,计算利息,且连本带息全归个人所有。
等到退休后,如果中间没提取过公积金,可一次性清算作为养老金的有效补充。
其次缴纳公积金,买房时还可以享受公积金贷款。
公积金贷款比商业贷款最大的优势,就是利率非常低,同样都是120万,期限20年的贷款。
用公积金贷款,月供还款每月就能减少1000多,这就是实打实的好处了。
农村公积金与城镇公积金有什么不同?
从龙岗试验来看,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住房公积金是个人缴纳,没有单位等额配缴。
龙港市对建缴住房公积金的“无房户”集体经济组织成员,实施地方财政按月配缴补助,标准为个人月缴存额的25%,最高不超过每人每月75元。
农民可以开设个人账户,连续缴存6个月后,就可享受2.7%~3.2%的公积金贷款利率了。
从试验看,农村缴纳公积金金额要比城镇低很多,试验也是尽量降低农民负担,增大农民福利的政策。
综上所述,农民参加缴纳住房公积金只是龙港试点政策,且对农民负担也并不是很高。
未来是否会全国推广还不好说,不过米米觉得这个公积金政策,对农民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。